首页 申报表 教学队伍 教学大纲 教学评价 教学录像 指定教材 练习实践 参考文献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教学录像 >> 查昌国教授与文科学生畅谈“孝”与中国智慧
查昌国教授与文科学生畅谈“孝”与中国智慧

发表时间:2009-12-24     浏览次数:     

10月25日下午,科技处处长查昌国教授在龙山校区多媒体教室作了题为《孝与中国智慧——以〈论语〉为材料范围》的学术报告,龙山校区各文科院系学生200余人听取了报告。本次学术报告是我校近期开展的“教授、博士论坛”学术讲座活动的一部分。

    查昌国教授首先从“孝”、“智慧”等基本概念开始谈起,比较了知识与智慧,西方智慧与中国智慧的异同。他认为,智慧与民族生活方式、民族文化密切相关,不同的民族蕴育出不同类型的智慧。西方智慧是观念的智慧,具有哲学思维和外在超越的特点;西方智慧不是给人提供解决问题的确切方案,只是通过观念的反思来澄清自己的生活,澄清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,以便我们能更加有效地对自己负责,能在了解得失的基础上,做出清醒的决策。中国智慧是规范的智慧,具有入世的特色,它流行和形成于人伦日用之中,积淀在伦常规范之内;中国智慧不是积累在知识学问中,而是积累在道德规范中;中国人的道德认同,不是宗教启示,而是学习儒家经典。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道德规范是孝道,最重要的经典是《论语》。在对《论语》中有关孝的6篇共14章内容一一详细阐述后,查昌国教授认为,《论语》孝道的基本内容就是处理父子关系,自我发展是《论语》孝道中的父子关系核心,天伦之乐是《论语》孝道中的家庭模式。 

    查昌国教授1983年7月毕业于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,1989年任历史学专业讲师,1996-1997年任北京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, 2001年晋升教授,现任校科技处处长,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,安徽省史学会副会长,院学科带头人,院重点学科“中国思想史”主持人。20多年来,查昌国教授一直从事历史专业基础课、选修课教学和中国古代思想史、经学史、学术史的研究。主讲课程有:《历史文选》、《中国古代史》、《中国思想史》、《史学论文写作》、《中国学术史》、《诸子研究》、《四书》及经学、子学原著导读,教学效果优秀。在研究中国思想核心观念、基本社会组织原则演变与社会组织演进关系方面成果突出。在《历史研究》、《中国史学史》、《北大史学》、《伦理学》等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大量有影响的论文,在孝、友与两周社会变迁研究方面,证伪了一些自汉至今一直奉为权威的结论,取得了一些原创性研究成果。1996年获安徽省第三届优秀社科成果四等奖,2001年12月获安徽省第五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,2005年3月获安徽省教学科研一等奖。
责任编辑:xueshu
  打印本文  推荐本文  加入收藏  返回顶部  关闭窗口
  • 上一篇: 我校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术报告会
  • 下一篇: 机要文件及贵重物品的管理
  • 版权所有: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© copyright 2017
    地址:安徽省安庆市集贤北路1318号安庆师范大学龙山校区文津楼
    皖ICP备05003564号-1 联系电话:0556-5300123